安理会242号和338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1967年6月5日,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,以色列在此次战争中占领了包括西奈半岛、戈兰高地、约旦河西岸、加沙地带和耶路撒冷东区的阿拉伯领土。同年11月22日,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第242号决议,要求以色列撤出在此次战争中占领的所有领土,并承认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中东地区每个国家的独立和生存权利。
埃以和约的主要内容涵盖序言、9条正文及3个附件,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中东的公正、全面、持久和平。根据安理会第242号和第338号决议,和约强调了双方对中东和平纲要的承诺,认为埃以和约对于实现地区全面和平和解决阿拉伯-以色列冲突具有重要意义。
戴维营协议的核心内容聚焦于中东和平的实现,其主要目标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和338号决议的基础上,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公正、全面且持久的和平条约。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: 各方承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设立自治机构,通过一个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,逐步取代以色列的军事统治。
戴维营协议是埃及和以色列在1978年达成的一项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。该协议主要包括两个纲要性文件,即《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》和《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》。
《联合国安理会338号决议》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於1973年10月22日在第1747次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,是由美国和苏联联合提案的。该决议要求第四次中东战争有关各方在1两小时内在现有阵地上立即停火,并在停火後开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,举行和平谈判。
协议确认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文件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。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:在5年过渡期内,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,以负责安全;允许以在规定地方保留军队;5年内由埃、以、约同当地巴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等。
联合国针对巴以冲突做出了哪些决议
该决议要求巴以双方立即停止冲突,并呼吁以色列从加沙地区全面撤军。同时,它还要求确保加沙地区的救援物资分发不受阻碍,并对建立和开放持续的人道主义援助走廊及其他机制表示欢迎。
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停火,促成以色列从加沙全部撤军。 决议并呼吁在加沙地带救援物资的发放不受阻碍;欢迎旨在建立和开放持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走廊及其他机制;呼吁各国开展世界努力,以缓解加沙的人道主义和经济局势;吁请各国努力为加沙实现持续停火和和平创造条件;鼓励采取实际措施实现巴勒斯坦内部和解。
1988年11月15日,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表示接受联合国的181号决议以及第338号和第242号决议,这些决议涉及巴勒斯坦分治以及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。 1989年7月7日,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提升了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,并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。
巴以冲突起源于二战结束,犹太人原本飘零世界各地,但是出于民族意识,纷纷回到祖居地耶路撒冷附近。这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(1947年,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)这个地区的阿拉伯人反对以色列建国,冲突由此开始。
年7月7日,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,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。但因没有自己的国土,巴勒斯坦国仍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。 巴以和平见到了曙光。但是由于在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上分歧很大,巴以和平现在任然还未实现。
为什么美国一次次动用否决权来否决巴勒斯坦拥有联合国
巴勒斯坦未能加入联合国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中阻挠。作为常任理事国,美国拥有一次否决权,只要美国不同意,巴勒斯坦就无法加入联合国。 加入联合国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全部同意,每位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。由于美国一直反对,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美国反对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,部分源于其对以色列的深厚政治、军事和经济关系。美国历届政府普遍支持以色列,并在多个世界议题上与其保持一致立场。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-埃尔丹的言论反映出以色列对美国支持的依赖,以及以色列在联合国舞台上对美国决策的影响力。
以色列遭遇内部和外部双重困境,内塔尼亚胡政权岌岌可危。内部困境源于执政联盟的不稳定性,由于加沙战事加剧了政府内部的不和,反对党领袖甘茨已宣布退出联合政府,导致政府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。
保持以色列相对于巴勒斯坦的优势地位,符合美国的地区利益。因此,美国坚决反对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,甚至威胁动用否决权,并威胁停止向巴勒斯坦提供每年5亿美元的援助。
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成员国的行动,触及了世界社会关于国家地位和地区安全的敏感议题。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会基于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考量,对巴勒斯坦的这一申请采取特定的立场。美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动用否决权,以维护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和政策目标。
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撑点。美国人说石油太重要了,不能完全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。美国人的思维逻辑不是和谐世界。巴以的矛盾和冲突使得美国游刃有余。以色列强于巴勒斯坦符合美国的利益。所以美国不惜威胁动用否决权,威胁停止对巴勒斯坦每年5亿美元的援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