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遗老辜鸿铭老先生的生平
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,梳着小辫走进课堂,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,辜平静地说:“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,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。”闻听此言,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。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,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,不为别的,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,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。
因此辜鸿铭可以说是晚清以来比较优秀的一个大文人,虽然他看起来是清朝的遗老遗少,但实际上早就把这一切看得很透彻的,毕竟无论是封建还是共和,更重要的是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,而辜鸿铭则一直都在强调这个事情,并且还附带强调了民族的文化自信。
徐友渔《辜鸿铭的保守主义》)因而辜鸿铭在其一生中满足于自己的保守主义角色,还自称为大清国的最后一条辫子,主要精神支柱就在于他的西方化的精神理念。
辜鸿铭是旧派学究的一个代表。他的发辫缘于对故土对清王朝的眷恋,也就是不忘根。而他在接触西方之后,更把辫子看成是对抗外国及文化的标识。他赞成缠足、纳妾,他曾痛心于清廷的崩塌,热心着清廷的卷土重来。与其把他的行为理解为对清王朝的忠贞,倒不如把它诠释为对中国文化的依恋。
清朝已灭亡,溥仪已退位,为何满清遗老还要争着把女儿嫁给溥仪呢?_百度...
其中包括了东北王张作霖,还有袁世凯和袁世凯的重要谋士徐世昌也纷纷前来凑热闹,争着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溥仪。关键是溥仪还不接受,因为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清朝的皇室是不能与汉人通婚的。
首先是在很多人眼里溥仪仍是一位大人物,特别是那些曾经受到儒家思想教育的人,一方面是图个好名声,他们会觉得把如果把女儿嫁给溥仪,脸面上比较好看,毕竟溥仪曾经是个帝王。
虽说婉容的家人跟溥仪一个阶级,愿意让女儿舍身侍奉主子,但也不全是败给地位,他们心里也打着如意算盘,贪恋溥仪的财富。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哪怕是溥仪退位了,被赶出皇宫,但宫里的玩意个个都是价值连城。
清政府倒台之后,“末代皇父”载沣过得如何了呢?
〖壹〗、爱新觉罗·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,也是末代的皇父。在清政府倒台后,载沣也是一直过着跌宕的生活,先是在紫禁城度过了十年被冯玉祥驱赶出宫,溥仪在做伪满洲国皇帝时也曾去东北居住过一段时间,最后以清朝遗老的身份在1951年去世。载沣在慈禧太后死后,开始担任摄政王。
〖贰〗、卸任的载沣,以醇亲王名义退归府邸,告别了短暂且难挨的三年监国摄政王日子,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很快,在袁世凯的操弄下,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宣布退位,正式宣告了大清朝的灭亡。
〖叁〗、清廷倒台的历史责任,非载沣一人能承担。面对清皇室气数已尽、回天乏术的局面,即使是一位资质甚佳、政治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难力挽狂澜,更别说从政历练不足、缺乏魄力、能力有限的载沣。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,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,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,较识时务。
〖肆〗、年,新中国成立,载沣起先还担心新的政权建立后,会不会对他们这些皇族遗老们进行清算。然而他不久就发现,政府对他们不仅没有人身攻击,经济打压,反而对他们处处尊重,并在生活上给予了许多帮助。 载沣对政府的行为大为感激,于是也积极地投身于新北京建设的大潮中。